1.定義與出典
1.1虛勞的定義
是“虛損勞傷”的簡稱,又有“勞怯”之稱。也是五臟諸虛不足而產生的多種疾病的概括。
凡先天不足,後天失調,病久失養,正氣損傷,久虛不復,表現各種虛弱證候的,都屬虛勞範圍。其病變過程,大都由積漸而成。
病久體弱則為“虛”,久虛不復的則為“損”,虛損日久則成“勞”。
虛、損、勞是病情的發展,又是互相關聯的。
由於虛勞證的範圍很廣,所以前人對這方面的分類,有“五勞”、“六極”、“七傷”等名稱。但總的病理變化,不離陰虛、陽虛、陰陽兩虛等方面。參見有關各條。
五勞
- 醫學綱目》:「何謂五勞?心勞血損,肝勞神損,脾勞食損,肺勞氣損,腎勞精損。」
- 因勞逸不當,氣血筋骨活動失調而引起的五類損傷。
- 《素問‧宣明五氣篇》:「久視傷血,久臥傷氣,久坐傷肉,久立傷骨,久行傷筋,是謂五勞所傷。」
六極
- 指六種勞傷虛損的病證。
- “血極”則髮墮善忘;“筋極”則拘攣轉筋;“肉極”則肌削萎黃;“氣極”則短氣喘急;“骨極“則齒浮足痿;“精極”則目暗耳聾。
七傷
- 七種勞傷的病因。《諸病源侯論‧虛勞候》:「一曰大飽傷脾,....。二曰大怒氣逆傷肝。....三曰強力舉重,久坐濕地傷腎。....四曰形寒,寒飲傷肺。....五日憂愁思慮傷心。....六曰風兩寒暑傷形。....七曰大恐懼不節傷志。」
- 腎氣虧損的七個症狀。《諸病源候論‧虛勞侯》:「七傷者:一曰陰寒;二曰陰萎;三曰裡急:四曰精連連(精易滑出);五曰精少,陰下濕;六曰精清(精氣清冷,精液稀薄);七曰小便苦數,臨事不卒(小便頻數,淋瀝不清或尿中斷)。
1.2內經中是否有近似的概念?
- 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,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。
《陰陽應象大論》